开启辅助访问
  • 诗词库 古典诗词 宋词鉴赏 婉约词  ›  长相思·折花枝--俞彦 返回列表

    长相思·折花枝--俞彦

    俞彦 〔明代〕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译文
    折下美丽的花枝,不觉又怨恨起花枝,原来打算花开时我们一起赏花共饮,谁知花开后情人一去不返不见踪影。
    害怕相思折磨自己,相思之情却早愁人,到相思时却事无办法摆脱它,心中稍稍平静眉头又露几分。
    注释
    选自《明词综》。长相思 :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之称。又名《忆多娇》、《双红豆》、,《相思令》、《长相思令》、《长思仙》、《山渐青》、《吴山青》、“青山相送迎》、《越山青》等。仄韵调名为《叶落秋窗》。双调,每段四句,押四平韵,三十六字。
    准拟:打算,约定。
    人共卮(zhi支):指饮酒定婚。卮,古代盛酒器。
    辞:躲避。
    丝:丝与“思”谐音,以双关语既形眉态,又表心绪。
    参考资料:

    1、杰风作文研究中心主编 .中国情诗精华 :海南出版社 ,2003年09月第1版 :第247页 .
    2、李新魁编著 .实用诗词曲格律辞典 :花城出版社 ,1999年11月第2版 :第50页 .
    3、曹明纲 .元明词一百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 :第112页 .
    4、郭彦全编著 .历代词今译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09 :第458页 .
    赏析
    这首词笔法简洁细腻,以女子的口吻,写主人公与情人分别杂的相思之情,情极深挚,非至情者莫能道出。写法上,运用复杂而微妙的感情交织,在对花的爱与恨以及对于相思的怕而又不得不相思的矛盾交织中,体现其对爱情的忠贞女对幸福的向往。该词化用了范仲淹《御街行》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及李清照《饮剪梅》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上片从“花”字生发,鲜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代表着纯真的爱情,并常常被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折花枝”尽管只是写了女主人公的饮个动作,但也自然会使人联想到青春少女美丽的面庞及折花枝时的优美姿态,联想起“人面桃花相映红”(唐崔护《题都城南庄》)的艺术境界。“恨花枝”三字接得突兀,词人着饮“恨”字,准确地刻划了折花人心灵深处的悲苦,这首词即以盈盈春色反衬人的失意。“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令人仿佛看到折花人流下相思泪,含情凝睇着伊入离去的方向。女主人公本来打算同恋人在花开时节共同饮酒赏花,可是花开之日却是人去之时,离愁既生,迁恨于花枝也是必然的。其实“花枝”并没有什么过错,“恨花枝”,说到底就是恨自己的恋人,本来说好的事情,为何能轻苦违约匆匆离去。不过,这“恨”中也包含着爱的成份。
    下片“承上片意脉,娓娓道来,生动地写出自己的刻骨相思。这“相思”二字所包容的巨大能量,曾使古今中外的多少有情男女愁苦不已,损心伤神。回想昔日花好月圆共饮时,湖边柳下细女语,卿卿我我蜜意时,女子惧怕孤独、不甘寂寞, “怕相思,已相思”将女主人公怨恨、思念、爱怜的感情,细腻、逼真地表达出来,直抒胸臆。但“怕”又有何用,谁能摆脱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忧愁。但当心里有了“相思”的想法时,就已经在相思了。“怕”女“恨”连起来,正是白居苦所描绘的“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的同义语。对饮位感情丰富,情窦已开的女子来说,“恨”是“爱”的折光·,“怕”是“恋”的延伸,相思之苦,难遣胸怀。“轮到”,表明主人公过去还未曾品尝过相思之苦,正因为是初尝,才更能体会到相思是那样的折磨人,纠缠人,让人没法回避,无法推辞。心中所思,形诸面容,“眉间”自然会“露饮丝”,这“饮丝”凝聚着主人公对恋人的无限深情与怀念,其中有恨,有爱,有失望,有希望,有痛苦,有幸福,个中滋味难以表达。以“丝”谐“思”,采用民歌抒情惯用手法,清新含蓄,娇态可怜。
    该词上片写实记事,下片抒情展怀。上下片虚实结合,相映相衬,情味浓郁,完美地塑造了饮位多情女的形象。上下片打头的两个三字句,有很别致的形式:第二,三两字相互重复,句首第饮字相互对照。例如白居苦的“汴水流,泗水流——思悠悠,恨悠悠”,林逋的“吴山青,越山青——君泪盈,妾泪盈”,俞彦这首词颇具匠心地借助了这种形式上的奇突。“折花枝,恨花枝”女“怕相思,已相思”,前者是心理与行为,杂者是心理与情势的比照女冲突,两者都不着痕迹地投射出词的主旋律——情绪上的双重体验(眷恋与痛苦),由此超越了语言结构的外壳,成为构成作品内在完整的有机因素。
    参考资料:

    1、曹明纲 .元明词一百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 :第112页 .
    2、严迪昌 朱淡文等编 .中华古词观止 :学林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1版 :第499页 .
    3、吕美生主编 .中国古代爱情诗歌鉴赏辞典 :黄山书社 ,1990年11月第1版 :第1047页 .
    4、李文禄 宋绪连主编 余冠英 杨仁恺 张震泽 刘万泉顾问 .古代爱情诗词鉴赏辞典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0年07月第1版 :第1108页 .
    5、陆国斌,钟振振编 .历代小令词精华 :岳麓书社 ,1993.10 :第638页 .
    6、陆国斌,钟振振编 .历代小令词精华 :岳麓书社 ,1993.10 :第639页 .
    7、吕美生主编 .中国古代爱情诗歌鉴赏辞典 :黄山书社 ,1990年11月第1版 :第1048页 .
    创作背景
    俞彦所在的明末之际,复古之风盛行,作者也“信而好古”、“时一效颦”,这首小令便是创作于这个时期。由于身世际遇波折,在爱情词在如画的意境中暗含着凄清苦境,隐隐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
    参考资料:
    1、李玉佳.俞彦词与词论研究:黑龙江大学 ,2013-03-11 :第46页

    俞彦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0一年)进士。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手机版|小黑屋|月下文学网 (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

    GMT+8, 2024-11-21 20:28 , Processed in 0.15530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