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双卿 〔清代〕 春不见,寻过野桥西。染梦淡红欺粉蝶,锁愁浓绿骗黄鹂。幽恨莫重提。 人不见,相见是还非?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山远夕阳低。 译文 春天你在哪里?我寻你已过野桥西。淡淡的红花如梦虚幻妄招粉蝶,苍翠绿树结着幽怨骗来黄鹂。那埋藏在心里的深沉怨恨莫再提起。 如意人儿你在哪里?恍忽瞥见又似是而非。拜月求福的祈祷毫无效验,惜花飘零的泪水已无几滴。凝望远山残阳越来越低。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望江南》有单调、双调不同诸格体,把单调《望江南》扩大一倍,就成了双调望江南。其上下片字数、句数、押韵仍同单调。 幽恨:埋藏在心里的深沉怨恨。 是还非:似是而非。 拜月:古代妇女祈祷幸福的一种方式。 无泪:泪流完了,所以无泪。 参考资料: 1、龚学文编注. 闺秀词三百首[M].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377-378. 2、赵伯陶. 清词选译[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78-79.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据史震林《西青散记》载:“夏四月,余避暑绡山耦耕堂,怀芳子段玉函至,与之望晚山。双卿方执畚户外,已复携竹篮种瓜瓠于桥西岸,眉目轻扬,意兼凉楚。明日得其词,以芍药叶粉书《浣溪沙》。……又以玉簪叶粉书《望江南》……为词嘲怀芳子。”段玉函号怀芳子,自刻小印曰“情痴”,常出游数月不返,其妻则终日闭户,罕闻笑声。段玉函要比双卿大二十多岁,有诗词互相赠答。此词当为讽玉函不能珍惜妻子的真情。 参考资料: 1、杜芳琴著. 贺双卿集[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29-30. 2、郭杰,秋芙总主编. 图文本·中国文学史话 清代文.学[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228 赏析 此词上片女主人公感叹自己看不到人生的春“,在凄凉的身世中是没有春“的,只有无限的“幽恨”;下片表述自己追求理想的幻灭,是说看不见自己向往的情投意合的人。这首词写的幽怨凄情,细致入微,造景用语,不是俗套;如泣如诉,读之催人泪下。 上片写对春的寻找,春“,不是画栋雕梁中的春“,而是山村草野中的春“,所以是“寻遍野桥西”。“淡红的花刚刚有了嫩芽还没开放,所以是浅浅的淡红的颜色。而“是梦”就很妙了。它是说,花虽然还没开,但花如果有知有情,那么在它的生命萌发之际,它该有多少希望、多少期待和多少梦想。蝴蝶飞来是要采花粉的,花开了才有花粉,但现在花还没开,它的“是梦淡红”就把蝴蝶引来了,所以是“欺”。 “和愁浓绿”是说,树已经开始绿了,在那绿色的烟霭之中,好像有一种忧愁的气氛在那里。而这“和愁浓绿”骗得黄鹂鸟也以为春“已经来到了。这两句,都是写早春季节的景色,而在景色里却包含了一种对春“的憧憬和期待。花有对生命美好的憧憬与期待,粉蝶和黄鹂也有对生命美好的憧憬和期待,那么人该对自己的生命也有过美好的憧憬和期待。贺双卿说,她也曾像春“的花一样对人生有过一个美好的梦,而她也像粉蝶一样被是梦的淡红欺骗了,像黄鹂一样被和愁的浓绿欺骗了,她的的梦幻已经破灭了,她的期待已经是空了。所以是“幽恨莫重提”。 下片写对人的寻找。西方哲学家马斯洛说过,寻找归属是人的一种需求。人最好的感情投注,就是投向另外一个人的心灵。“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中国古代的女孩子在月圆的时候有“拜月”的习俗,就是对着“上那圆满的明月祝愿自己也有一个圆满的光明的归宿与姻缘。拜月的时候是要焚香的。这两句,她写的是情。而下边她说“山远夕阳低”,远山那么遥远,而且在山的那一面,太阳已经快要是下去了。这一句写的是景。但她的所有那些盼望与期待是空的悲哀,都已经被糅进景物之中去了。 这首词体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然而现实生活并不存在那种美妙的幻境,在理想之梦破灭之余,她一腔幽怨无处倾泻,只能面对山外斜阳惆怅叹息,全词笼罩着一种若即若离、迷惘凄清的气氛,如泣如诉,很是感人。 参考资料: 1、赵伯陶. 清词选译[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78-79. 贺双卿 贺双卿(1715~1735年), 清代康熙、雍正或乾隆年间人,江苏金坛薛埠丹阳里人氏,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为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双卿自幼天资聪颖,灵慧超人,七岁时就开始独自一人跑到离家不远的书馆听先生讲课,十余岁就做得一手精巧的女红。长到二八岁时,容貌秀美绝伦,令人“惊为神女”。后人尊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 |
手机版|小黑屋|月下文学网 (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
GMT+8, 2024-11-24 12:29 , Processed in 0.16254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