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列伏依(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Полевой,1908-1981)是前苏联的新闻记者、作家,生于1908年,1926年从工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到母亲任厂医的纺织厂做技师,业余勤奋写作,1927年19岁时推出第一部特写集《带虱子的回忆录》,深得高尔基的好评。1928年波列伏依调到报社任专业记者,开始了他辉煌的记者和作家生涯。卫国战争爆发后,波列伏依作为《真理报》战地记者奔赴前线,同时兼任部队政治工作,经历了几乎所有重大战役的洗礼,军衔从少校升到了上校。四年的战地生涯使他积累了数不清的素材,战时及战后写了大量关于卫国战争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苏联军民鏖战德国侵略者的艰辛历程。
波列伏依是个全能作家,具有非凡的创造力,通讯、报道、特写、散文、游记、回忆录、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写过各种文体。五十年代作为当红的苏联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较多,中译本的版本也有很多种,无从清理。[1]
他的主要作品有,战前发表的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人生活的中篇小说《沸腾的车间》(莫野、谢祖钧译,作家出版社,1961),卫国战争题材的短篇小说集《我们是苏维埃人》(胡文淑等译,文光书店,1953),描写战后和平重建生活的短篇小说集《斯大林时代的人》(金人等译,作家出版社,1953),描写复员军人回到工厂参加建设的中篇小说《归来》(冯培译,工人出版社,1950),描写战时后方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后方》(孙广英译,作家出版社,1961),描写战时金融战线职工勇敢斗争的长篇小说《穆霞姑娘》(又名《黄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整理自战地笔记的长篇散文《随军采访四年》(《粉碎台风计划》、《大进军》、《距柏林896公里》、《纽伦堡审讯》,徐耀魁译,新华出版社,1983~1984),散文集《永志不忘:我的记者生涯》(徐耀魁译,新华出版社,1981),《三十年以后》(王庚虎译,新华出版社,1983),《名流侧影》(苏铁钢、汤民仁译,新华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