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 宋史·列传·卷一百五十八

      郑瑴(王庭秀附) 仇悆 高登 娄寅亮 宋汝为

      郑瑴,字致刚,建州人。政和八年举进士,授安陆府教授,权信阳县尉,监南康酒税。遂召为御史台主簿。张邦昌之僣号也,挺身见高宗于济州。既即位,擢监察御史,迁右司谏,升为谏议大夫。

      帝至杭州,瑴奏曰:陛下南渡出于仓卒,省台寺监、百司之臣获济者鲜,当擢吴中之秀以为用。况天下贤俊多避地吴、越,宜令守臣体访境内寄居待阙,及见任宫观等京朝官以上,各具姓名以闻,简拔任使,庶几速得贤才以济艰厄。诏从之。

      苗傅、刘正彦等逆乱,瑴庭立面折二凶,且谓逆贼凶焰炽甚,非请外援无可为者。乃上章待罪求去,退见吕颐浩,议兴复计,太后降诏不允。朱胜非言瑴面折二凶事,拜御史中丞。

      时二凶窃威福之柄,肆行杀戮,日至都堂侵紊机政。瑴言:黄门宦者之设,本以给事内庭,供扫除而已。俾与政事,则贪暴无厌,待以兵权,则惨毒无已,皆前世已行之验也。故宦官用事于上,则生人受祸于下,匹夫力不能胜,则群起而攻之。是以靖康之初,群起而攻之者庶民也;睿圣皇帝南渡,驻跸未安,群起而攻之者众兵也。今当痛革前弊,并令选择其人,曾经事任招权纳宠者,屏之远方,俾无浸淫以激众怒,则赏罚之柄自朝廷出,国势尊矣。仍谕军法便宜,止行于所辖军伍,其余当闻之朝廷,付之有司,明正典刑,所以昭尊君之礼而全臣子忠义之节也。疏留中不出。瑴对,请付外行之。

      又论:黄潜善、汪伯彦均于误国,而潜善之罪居多,今同以散官窜谪湖南;钱伯言与黄愿皆弃城,吕源与梁扬祖皆拥兵而逃,今愿罢官,扬祖落职,而源、伯言未正典刑,非所以劝惩。诏窜削有差。

      傅、正彦日至都堂议事,瑴奏:将帅之臣不可预政。及闻以签书枢密院召吕颐浩,以礼部尚书召张浚,分张俊兵以五百人归陕西,而浚不受尚书之命,俊不肯分所部兵,遂谪浚居郴州,擢俊以节度知凤翔。瑴知出二凶奸谋,具章乞留颐浩知金陵,浚不当贬,不报。瑴遂遣所亲谢向变姓名,微服为贾人,徒步如平江见浚等,具言城中事,以为严设兵备,大张声势,持重缓进,使贼自遁,无惊动三宫,此上策也。浚等闻之,皆感激奋厉为赴难计。

      俄诏睿圣皇帝为皇太弟、天下兵马大元帅,幼主为皇太侄,即与大臣进议,以为:在庭公卿、百司、群吏皆昔之臣属也,今则与之比肩事主矣。稽之于古,则无所法;行之于今,则实逆天。或者谓大元帅可以任军旅之大事,臣窃以为不然。昔舜之禅禹也,犹命禹徂征有苗,则禹虽受禅,而征伐之事舜犹亲之也。唐睿宗传位皇太子,以听小事,自尊为太上皇,以听大事。如是无不可者,则稽之于古为有法,行之于今为得宜。

      太后垂帘同听政,以安人心。退与御史王庭秀上疏力争。太后召瑴与宰执同对帘前,瑴乞召庭秀,太后谕曰:今欲令睿圣皇帝总领兵马尔。瑴奏曰:臣不知其他,但人君位号岂容降改,闻之天下,孰不怀疑。虽前世衰乱分裂之时,固未有旬日之间易两君,一朝降两朝位号者也。太后令瑴至都堂,朱胜非出朱昞等所上书以示瑴、庭秀,瑴、庭秀力言昨日诏书不可宣布,必召变。胜非与执政颜歧、王孝迪、路允迪皆在坐,尚书左丞张澄独曰:事势若此,岂争此名位耶?澄欲出,瑴等共止之。

      瑴与李邴并为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高宗复位,进签书,执政甫百日而卒。高宗甚悼之,谓大臣:朕丧元子,犹能自排遣,于瑴殆不能释也。

      庭秀字颍彦,慈溪人。与黄庭坚、杨时游,其为学旁搜远绍,不苟趣时好,造诣深远,操植坚正,发为文辞,俊迈宏远。登政和二年上舍第,历官州县。

      侍御史李光荐为御史台检法官。宣和、靖康时,进言皆发于忠义。御史中丞言:伪楚时庶官中如虞谟、王庭秀者,初非疾病,毅然致为臣而归,愿褒擢之。拜监察御史,奏:乞威断当出于人主,而所遣宣谕官,当令举廉吏。又言:刑名有疑虑者,令州郡法官申宪司阅实具奏,以取裁决。迁殿中侍御史,论黄潜善卖官售宠,罢之。

      既与郑瑴力争降封高宗事,未几出知瑞州,右正言吕祉奏:朝廷今日缘论大臣移一言官,明日罢一言官,则后日大臣行事有失,谁敢言者。遂召为吏部郎,改左司,言:朝廷比来深疾贪吏,然州县之间岂无廉介自将、沈于下僚者,宜命五使,所至以廉洁清修、可以师表吏民者,以名来上,参之公议,不次升擢,以厉士风。从之。

      迁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公事,与宰相议多不合,不自安,引疾求去。诏直秘阁、主管崇道观而归。

      仇悆,字泰然,益都人。大观三年进士,授邠州司法,谳狱详恕,多所全活。为邓城令,满秩,耆幼遮泣不得去。徙武陟令,属朝廷方调兵数十万于燕山,悆馈饷毕给。时主将纵士卒过市掠物,不予直,他邑官逃避,悆先期趣备,申严约束,遂以不扰。已而悆送运饷于涿,值大军溃于卢沟河,囊橐往往委以资敌,悆间关营护,无一豪弃失。

      调高密丞,俗尚嚣讼,悆摄县事,剖决如流,事无淹夕,民至怀饼饵以俟决遣。猾吏杨盖每阴疏令过,胁持为奸,悆暴其罪黥之,无不悦服。州阙司录,命悆摄事,既行,邑氓万余邀留,至拥归县廨,时天寒,皆然火警守,布满后先,悆由它道得出,或追拜马首曰:公舍我去,我必使公复来。它日,悆方白事郡牙,忽数千人径夺以归,守针弗能遏。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

      南迁,丁母忧。服除,知建昌军,入为考功员外。时任者宛转兵间,亡失告牒十常七八,而铨部无案籍,诉丐者甚多,真伪错乱。悆亲为考核,其可据者悉责保识,因上闻行之。

      迁右司及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俄为沿海制置使。明守与宰相厚善,绐言士卒将为变,致遣精兵密捕。统制官徐文觉之,初谋纵军剽略,顷之泛海去,呼曰:我以仇公故,不杀人,不焚屋庐。一城晏然。犹坐削两官,主管太平观。

      以淮西宣抚知庐州。刘豫子麟合金兵大入,民情汹惧。宣抚司统制张琦者,冀乘危为乱,驱居民越江南走。欲先胁悆出,拥甲士数千突入,露刃登楼,扬白麾,左右惊溃,迫悆上马。悆徐谓曰:若辈无守土责,吾当以死徇国,寇未至而逃,人何赖焉。坚不为动,神色无少异。琦等错愕,遽散其徒,人心遂定。

      时金人出入近境,悆求援于宣抚司,不报。又遣其子自间道赴朝廷告急,虽旌其子以官,而援卒不至。帝方下诏亲征,而诏亦不至淮甸,喧言将弃两淮为保江计。悆录诏语揭之郡县,读者至流涕,咸思自奋。监押阎仅死于贼,余众来归,州帑匮竭,无以为赏,悆悉引班坐,犒以酒食,慰劳之,众皆感励。募庐、寿兵得数百,益乡兵二千,出奇直抵寿春城下,敌三战皆北,却走度淮。其后麟复增兵来寇,悆复寿春,俘馘甚众,获旗械数千,焚粮船百余艘,降渤海首领二人。

      初,金人围濠州,旬日未下,属天寒,马多僵死,乃悉众向淮东。枢密使张浚方视师金陵,悆以策说之曰:金重兵在淮东,师老食匮,若以精兵二万一自寿阳,一自汉上,径趋旧京,当不战而退,继以大军尾击,蔑有不济者。昔人谓'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愿无失时之悔。浚不能用。

      麟复以步骑数千至合肥,谍言兀术为之殿,人心怖骇,不知所为。会京西制置使遣牛皋统兵适至,悆顾左右曰:召牛观察来击贼。皋既至,以忠义撼之,皋素勇甚,以二千余骑驰出,短兵相接,所向披靡,敌稍慑,散而复集者三。其副徐庆忽坠马,敌竞赴之,皋掖以上,手刜数人,因免胄大呼曰:我牛皋也,尝四败兀术,可来决死。寇畏其名,遂自溃。以悆克复守御功,加徽猷阁待制。

      明年,宣抚司始遣大将王德来,时寇已去,德谓其伍曰:当事急时,吾属无一人渡江击贼,今事平方至,何面目见仇公耶?德麾下多女真、渤海归附者,见悆像,不觉以手加额。

      初,宣抚司既不以一卒援诸郡,但令焚积聚,弃城退保,文移不绝于道,又请浚督行之。浚檄悆度其宜处之,悆谓:残破之余,兵食不给,诚不能支敌。然帅臣任一路之责,誓当死守。今若委城,使金人有淮西,治兵舰于巢湖,必贻朝廷忧。力陈不可,浚韪其言,而卒全活数州之众。寻诏诣阙,军民号送之。

      改浙东宣抚使、知明州,以挫豪强、奖善良为理。吏受赇,虽一钱不贷,奸猾敛迹。州罹兵火既毁,悆斥厨钱助其费,买田行乡饮酒礼。岁饥,发官储损其直,民无死徙。朝廷闻之,进秩一等。

      再召,进对,帝亲加褒谕,欲留置近密。言者以悆在郡多黥胥吏为惨酷,请授外藩。时峒獠未息,乃进直学士,为湖南安抚使,禁盗铸钱者,趣使为农,物价既平,商贾遂通。数月,召还,加宝文阁学士、陕西都转运使。时金人无故归侵疆,诡计叵测,悆力陈非策,固辞不行。秦桧方主和议,以为异己,落职,以左朝奉郎、少府少监分司西京,全州居住。

      起知河南府,未行,金人果复陷所归郡邑,如悆言。乃复待制,再知明州,改知平江府,陛辞,言:我军已习战,非复前日,故刘锜能以少击众,敌大挫衄,若乘已振之势,鼓行而前,中原可传檄而定。上嘉之。以言罢,提举太平观。积官至左朝议大夫,爵益都县伯。卒,赠左通议大夫。

      悆性至孝,母没时,方崎岖转徙,居丧尽礼。沿海制置使陈彦文荐于朝,起复之,悆不就。悆端方挺特,自初官讫通显,无所附丽。令邓城时,丞相范宗尹方为邑子,以文谒悆。悆他日语其父:是子公辅器也。宗尹既当国,未尝以私见。悆在明州,尝欲荐一幕官,问曰:君日费几何?对以十口之家,日用二千。悆惊曰:吾为郡守费不及此,属僚所费倍之,安得不贪。遂止。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宣和间,为太学生。金人犯京师,登与陈东等上书乞斩六贼。廷臣复建和议,夺种师道、李纲兵柄,登与东再抱书诣阙,军民不期而会者数万。王时雍纵兵欲尽歼之,登与十人屹立不动。

      钦宗即位,擢吴敏、张邦昌为相,敏又雪前相李邦彦无辜,乞加恩礼起复之。登上书曰:陛下自东宫即位,意必能为民兴除大利害。践阼之始,兵革扰攘,朝廷政事一切未暇,人人翘足以待事息而睹惟新之政,奈何相吴敏、张邦昌?又纳敏党与之言,播告中外,将复用李邦彦,道路之人无不饮恨而去。是陛下大失天下之望,臣恐人心自此离矣。太上皇久处邦彦等于政府,纪纲紊乱,民庶愁怨,方且日以治安之言诱误上皇,以致大祸,仓皇南幸,不获宁居。主辱臣死,此曹当尽伏诛,今乃偃然自恣,朋比为奸,蒙蔽天日。陛下从敏所请,天下之人将以陛下为不明之君,人心自此离矣。再上书曰:臣以布衣之微贱,臣言系宗社之存亡,未可忽也。于是凡五上书,皆不报。因谋南归,忽闻邦昌各与远郡,一时小人相继罢斥,与所言偶合者十七八,登喜曰:是可以尽言矣。复为书论敏未罢,不报。

      初,金人至,六馆诸生将遁去,登曰:君在可乎?与林迈等请随驾,隶聂山帐中,而帝不果出。金人退师,敏遂讽学官起罗织,屏斥还乡。

      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宪董弅闻其名,檄谳六郡狱,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摄狱事,有囚杀人,守欲奏裁曰:阴德可为。登曰:阴德岂可有心为之,杀人者死,而可幸免,则被死之冤何时而销?

      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归至广,会新兴大饥,帅连南夫檄发廪振济,复为糜于野以食之,愿贷者听,所全活万计。岁适大稔,而偿亦及数。民投牒愿留者数百辈,因奏辟终其任。

      召赴都堂审察,遂上疏万言及《时议》六篇,帝览而善之,下六议中书。秦桧恶其讥己,不复以闻。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豪民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帝闵之。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广漕郑鬲、赵不弃辟摄归善令,遂差考试,摘经史中要语命题,策闽、浙水灾所致之由。郡守李仲文即驰以达桧,桧闻震怒,坐以前事,取旨编管容州。漳州遣使臣谢大作持省符示登,登读毕,即投大作上马,大作曰:少入告家人,无害也。登曰:君命不敢稽。大作愕然。比夜,巡检领百卒复至,登曰:若朝廷赐我死,亦当拜敕而后就法。大作感登忠义,为泣下,奋剑叱巡检曰:省符在我手中,无它语也。汝欲何为,吾当以死捍之。鬲、不弃亦坐镌一官。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后二十年,丞相梁克家疏其事以闻。何万守漳,言诸朝,追复迪功郎。后五十年,朱熹为守,奏乞褒录,赠承务郎。

      登事其母至孝,舟行至封、康间,阻风,方念无以奉晨膳,忽有白鱼跃于前。其学以慎独为本,所著《家论》、《忠辨》等编,有《东溪集》行世。

      娄寅亮,字陟明,永嘉人。政和二年进士,为上虞丞。建炎四年,高宗至越,寅亮上疏云:先正有言:'太祖舍其子而立弟,此天下之大公;周王薨,章圣取宗室育之宫中,此天下之大虑也。'仁宗感悟其说,诏英祖入继大统。文子文孙,宜君宜王,遭罹变故,不断如带。今有天下者,独陛下一人而已。属者椒寝未繁,前星不耀,孤立无助,有识寒心。天其或者深戒陛下,追念祖宗公心长虑之所及乎?崇宁以来,谀臣进说,独推濮王子孙以为近属,余皆谓之同姓,遂使昌陵之后,寂寥无闻,奔迸蓝缕,仅同民庶。恐祀丰于昵,仰违天监,太祖在天莫肯顾歆,是以二圣未有回銮之期,金人未有悔祸之意,中原未有息肩之日。臣愚不识忌讳,欲乞陛下于子行中遴选太祖诸孙有贤德者,视秩亲王,俾牧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处藩服,并选宣祖、太宗之裔,材武可称之人,升为南班,以备环卫。庶几上慰在天之灵,下系人心之望。帝读之感悟,枢密富直柔荐之。

      绍兴元年,召赴行在,以其言宗社大计也。既入见,复上疏曰:陛下辙迹所环,六年于外,险阻艰难,备尝之矣。然而二圣未还,金人未灭,四方未靖者,何哉?天意若曰:天祚宋德,太祖不私其子而保之,不幸秆邪误国而坏之,将使嗣圣念祖,思危而后获之,乃所以申其永命也。臣诚狂妄,去岁上章,请陛下取太祖诸孙之贤者,视秩亲王,使牧九州,误蒙采听,赦而不诛。兹盖在天之灵发悟圣心,为社稷计,非愚臣之所及也。伏望宣告大臣行之,它日皇子之生,使之退处清暇,不过增一节度使尔。陛下以太祖之心,行章圣之虑,自然孝弟感通,两宫回跸,泽流万世。

      改令入官,擢监察御史。时相秦桧以其直柔所荐,恶之,讽言者论寅亮匿父丧不举,下大理鞫问,无实,犹坐为族父冒占官户罢职,送吏部,由是坐废。

      宋汝为,字师禹,丰县人。靖康元年,金人犯京师,阖门遇害。汝为思报国家及父兄之仇,建炎三年,金人再至,谒部使者陈边事,遣对行在。高宗嘉纳,特补修武郎,假武功大夫、开州刺史,奉国书副京东运判杜时亮使金。

      时刘豫节制东平,丞相吕颐浩因致书豫。汝为行次寿春,遇完颜宗弼军,不克与时亮会,独驰入其壁,将上国书。宗弼盛怒,劫而缚之,欲加僇辱。汝为一无惧色,曰:死固不辞,然衔命出疆,愿达书吐一辞,死未晚。宗弼顾汝为不屈,遂解缚延之曰:此山东忠义之士也。命往见豫,汝为曰:愿伏剑为南朝鬼,岂忍背主不忠于所事。力拒不行,乃至京师,濒死者数四。

      豫僣号,汝为持颐浩书与之,开陈祸福,勉以忠义,使归朝廷。豫悚而立曰:使人!使人!使豫自新南归,人谁直我,独不见张邦昌之事乎?业已至此,夫复何言。即拘留汝为。然以汝为儒士,乃授通直郎、同知曹州以诱之,固辞。遂连结先陷于北者凌唐佐、李亘、李俦为腹心,以机密归报朝廷。唐佐等所遣僧及卒为逻者所获,汝为所遣王现、邵邦光善达,朝廷皆官之。

      绍兴十三年,汝为亡归,作《恢复方略》献于朝,且曰:今和好虽定,计必背盟,不可遽驰。时秦桧当国,置不复问。独礼部尚书苏符怜之,为言于朝,换宣教郎,添差通判处州。高宗忆其忠,特转通直郎。

      汝为遂上丞相书,言:用兵之道,取胜在于得势,成功在乎投机。女真乘袭取契丹之锐,枭视狼顾,以窥中原,一旦长驱直捣京阙,升平既久,人不知兵,故彼得投其机而速发,由是猖獗两河,以成盗据之功。既而关右、河朔豪杰士民避地转斗,从归圣朝,将士戮力,削平群盗,破逐英雄,百战之余,勇气万倍。回思曩昔,痛自惭悔,人人扼腕切齿,愿当一战。加以金人兵老气衰,思归益切,是以去岁顺昌孤垒,力挫其锋。方其狼狈逃遁之际,此国家乘胜进战之时也。惜乎王师遽旋,抚其机而不发,遂未能殄灭丑类,以成恢复之功。今闻其力图大举,转输淮北,其设意岂小哉!所虑秋冬复肆猖獗,兀术不死,兵革不休,虽欲各保边陲,安可得也。今当乘去岁淮上破贼之势,特降哀痛之诏,声言亲征,约诸帅长驱直捣,某月日各到东京,协谋并力,以俘馘兀术为急。

      又言:兀术好勇妄作,再起兵端,所共谋者,叛亡群盗而已。去夏诸帅各举,金人奔命败北之不暇,兀术深以为虑,故为先发制人之动,所恃者不过自能聚兵合势,料王师以诸帅分军尔。今计其步骑不过十万,王师云集,其众数倍,合势刻期,并进戮力,何忧乎不胜?若以诸帅难相统属,宜除川、陕一路,专当撒离喝,权合诸帅为两节制,公选大臣任观军容为宣慰之职,往来调和诸帅,使之上下同心,左右戮力,则势既合不为贼所料矣。不然,分军出陈、蔡,直捣东都,贼必首尾势分,复以重兵急击,然后以舟师自淮繇新河入钜野泽,以步兵自洛渡怀、卫入太行山,以袭其内。舟师入钜野,则齐鲁摇,步兵入太行,则三晋应,贼势虽欲合而不分,亦难乎为计矣。

      久之,有告汝为于金人以蜡书言其机事者,大索不获,寻知南归。桧将械送金人,汝为变姓名为赵复,徒步入蜀。汝为身长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杨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款留之,见其议论英发,洞贯古今,靖康间离乱事历历言之,企道益惊,遂定交,假僧舍居之。

      桧死,汝为曰:朝廷除此巨蠹,中原恢复有日矣。企道劝其理前事,汝为慨然太息曰:吾结发读书,奋身一出,志在为国复仇,收还土宇,颇为诸公所知,命缪数奇,轧于权臣,今老矣,新进贵人,无知我者。汝为能知死期,尝祭其先,终日大恸,将终,神气不乱。

      汝为俶傥尚气节,博物洽闻,饮酒至斗余,未尝见其醉,或歌或哭,涕泪俱下。其客蜀也,史载之、邵博、宇文亮臣、李焘相得甚欢,赵沂、王京鲁、关民先、杨采、惠畴经纪其丧事。

      三十二年,其妻钱莫知汝为死,诣登闻鼓院以状进,诏索之不得。隆兴二年,其子南强以汝为之死哀诉于朝,参知政事虞允文,钱端礼以闻,特官一子。有《忠嘉集》行世。

      论曰:高宗播迁,复有苗、刘之变,此何时也,郑瑴、王庭秀正色立朝,以争君臣之义,顾不韪哉!仇悆恺悌君子,遗泽在民。《易》曰王臣蹇蹇,高登有焉。娄寅亮请立太祖后为太子,能言人臣之所难言,而高宗亦慨然从之,君仁而臣直乎!宋汝为归自金国,论事切直,与寅亮俱迕秦桧,一则诬以罪谴,一则逃遁以死,于乎悕矣!



    本纪

    宋史·本纪·卷一

    宋史·本纪·卷二

    宋史·本纪·卷三

    宋史·本纪·卷四

    宋史·本纪·卷五

    宋史·本纪·卷六

    宋史·本纪·卷七

    宋史·本纪·卷八

    宋史·本纪·卷九

    宋史·本纪·卷十

    宋史·本纪·卷十一

    宋史·本纪·卷十二

    宋史·本纪·卷十三

    宋史·本纪·卷十四

    宋史·本纪·卷十五

    宋史·本纪·卷十六

    宋史·本纪·卷十七

    宋史·本纪·卷十八

    宋史·本纪·卷十九

    宋史·本纪·卷二十

    宋史·本纪·卷二十一

    宋史·本纪·卷二十二

    宋史·本纪·卷二十三

    宋史·本纪·卷二十四

    宋史·本纪·卷二十五

    宋史·本纪·卷二十六

    宋史·本纪·卷二十七

    宋史·本纪·卷二十八

    宋史·本纪·卷二十九

    宋史·本纪·卷三十

    宋史·本纪·卷三十一

    宋史·本纪·卷三十二

    宋史·本纪·卷三十三

    宋史·本纪·卷三十四

    宋史·本纪·卷三十五

    宋史·本纪·卷三十六

    宋史·本纪·卷三十七

    宋史·本纪·卷三十八

    宋史·本纪·卷三十九

    宋史·本纪·卷四十

    宋史·本纪·卷四十一

    宋史·本纪·卷四十二

    宋史·本纪·卷四十三

    宋史·本纪·卷四十四

    宋史·本纪·卷四十五

    宋史·本纪·卷四十六

    宋史·本纪·卷四十七

    宋史·志·卷一

    宋史·志·卷二

    宋史·志·卷三

    宋史·志·卷四

    宋史·志·卷五

    宋史·志·卷六

    宋史·志·卷七

    宋史·志·卷八

    宋史·志·卷九

    宋史·志·卷十

    宋史·志·卷十一

    宋史·志·卷十二

    宋史·志·卷十三

    宋史·志·卷十四

    宋史·志·卷十五

    宋史·志·卷十六

    宋史·志·卷十七

    宋史·志·卷十八

    宋史·志·卷十九

    宋史·志·卷二十

    宋史·志·卷二十一

    宋史·志·卷二十二

    宋史·志·卷二十三

    宋史·志·卷二十四

    宋史·志·卷二十五

    宋史·志·卷二十六

    宋史·志·卷二十七

    宋史·志·卷二十八

    宋史·志·卷二十九

    宋史·志·卷三十

    宋史·志·卷三十一

    宋史·志·卷三十二

    宋史·志·卷三十三

    宋史·志·卷三十四

    宋史·志·卷三十五

    宋史·志·卷三十六

    宋史·志·卷三十七

    宋史·志·卷三十八

    宋史·志·卷三十九

    宋史·志·卷四十

    宋史·志·卷四十一

    宋史·志·卷四十二

    宋史·志·卷四十三

    宋史·志·卷四十四

    宋史·志·卷四十五

    宋史·志·卷四十六

    宋史·志·卷四十七

    宋史·志·卷四十八

    宋史·志·卷四十九

    宋史·志·卷五十

    宋史·志·卷五十一

    宋史·志·卷五十二

    宋史·志·卷五十三

    宋史·志·卷五十四

    宋史·志·卷五十五

    宋史·志·卷五十六

    宋史·志·卷五十七

    宋史·志·卷五十八

    宋史·志·卷五十九

    宋史·志·卷六十

    宋史·志·卷六十一

    宋史·志·卷六十二

    宋史·志·卷六十三

    宋史·志·卷六十四

    宋史·志·卷六十五

    宋史·志·卷六十六

    宋史·志·卷六十七

    宋史·志·卷六十八

    宋史·志·卷六十九

    宋史·志·卷七十

    宋史·志·卷七十一

    宋史·志·卷七十二

    宋史·志·卷七十三

    宋史·志·卷七十四

    宋史·志·卷七十五

    宋史·志·卷七十六

    宋史·志·卷七十七

    宋史·志·卷七十八

    宋史·志·卷七十九

    宋史·志·卷八十

    宋史·志·卷八十一

    宋史·志·卷八十二

    宋史·志·卷八十三

    宋史·志·卷八十四

    宋史·志·卷八十五

    宋史·志·卷八十六

    宋史·志·卷八十七

    宋史·志·卷八十八

    宋史·志·卷八十九

    宋史·志·卷九十

    宋史·志·卷九十一

    宋史·志·卷九十二

    宋史·志·卷九十三

    宋史·志·卷九十四

    宋史·志·卷九十五

    宋史·志·卷九十六

    宋史·志·卷九十七

    宋史·志·卷九十八

    宋史·志·卷九十九

    宋史·志·卷一百

    宋史·志·卷一百零一

    宋史·志·卷一百零二

    宋史·志·卷一百零三

    宋史·志·卷一百零四

    宋史·志·卷一百零五

    宋史·志·卷一百零六

    宋史·志·卷一百零七

    宋史·志·卷一百零八

    宋史·志·卷一百零九

    宋史·志·卷一百一十

    宋史·志·卷一百一十一

    宋史·志·卷一百一十二

    宋史·志·卷一百一十三

    宋史·志·卷一百一十四

    宋史·志·卷一百一十五

    宋史·志·卷一百一十六

    宋史·志·卷一百一十七

    宋史·志·卷一百一十八

    宋史·志·卷一百一十九

    宋史·志·卷一百二十

    宋史·志·卷一百二十一

    宋史·志·卷一百二十二

    宋史·志·卷一百二十三

    宋史·志·卷一百二十四

    宋史·志·卷一百二十五

    宋史·志·卷一百二十六

    宋史·志·卷一百二十七

    宋史·志·卷一百二十八

    宋史·志·卷一百二十九

    宋史·志·卷一百三十

    宋史·志·卷一百三十一

    宋史·志·卷一百三十二

    宋史·志·卷一百三十三

    宋史·志·卷一百三十四

    宋史·志·卷一百三十五

    宋史·志·卷一百三十六

    宋史·志·卷一百三十七

    宋史·志·卷一百三十八

    宋史·志·卷一百三十九

    宋史·志·卷一百四十

    宋史·志·卷一百四十一

    宋史·志·卷一百四十二

    宋史·志·卷一百四十三

    宋史·志·卷一百四十四

    宋史·志·卷一百四十五

    宋史·志·卷一百四十六

    宋史·志·卷一百四十七

    宋史·志·卷一百四十八

    宋史·志·卷一百四十九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一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二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三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四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五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六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七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八

    宋史·志·卷一百五十九

    宋史·志·卷一百六十

    宋史·志·卷一百六十一

    宋史·志·卷一百六十二

    宋史·表·卷一

    宋史·表·卷二

    宋史·表·卷三

    宋史·表·卷四

    宋史·表·卷五

    宋史·表·卷六

    宋史·表·卷七

    宋史·表·卷八

    宋史·表·卷九

    宋史·表·卷十

    宋史·表·卷十一

    宋史·表·卷十二

    宋史·表·卷十三

    宋史·表·卷十四

    宋史·表·卷十五

    宋史·表·卷十六

    宋史·表·卷十七

    宋史·表·卷十八

    宋史·表·卷十九

    宋史·表·卷二十

    宋史·表·卷二十一

    宋史·表·卷二十二

    宋史·表·卷二十三

    宋史·表·卷二十四

    宋史·表·卷二十五

    宋史·表·卷二十六

    宋史·表·卷二十七

    宋史·表·卷二十八

    宋史·表·卷二十九

    宋史·表·卷三十

    宋史·表·卷三十一

    宋史·表·卷三十二

    列传

    宋史·列传·卷一

    宋史·列传·卷二

    宋史·列传·卷三

    宋史·列传·卷四

    宋史·列传·卷五

    宋史·列传·卷六

    宋史·列传·卷七

    宋史·列传·卷八

    宋史·列传·卷九

    宋史·列传·卷十

    宋史·列传·卷十一

    宋史·列传·卷十二

    宋史·列传·卷十三

    宋史·列传·卷十四

    宋史·列传·卷十五

    宋史·列传·卷十六

    宋史·列传·卷十七

    宋史·列传·卷十八

    宋史·列传·卷十九

    宋史·列传·卷二十

    宋史·列传·卷二十一

    宋史·列传·卷二十二

    宋史·列传·卷二十三

    宋史·列传·卷二十四

    宋史·列传·卷二十五

    宋史·列传·卷二十六

    宋史·列传·卷二十七

    宋史·列传·卷二十八

    宋史·列传·卷二十九

    宋史·列传·卷三十

    宋史·列传·卷三十一

    宋史·列传·卷三十二

    宋史·列传·卷三十三

    宋史·列传·卷三十四

    宋史·列传·卷三十五

    宋史·列传·卷三十六

    宋史·列传·卷三十七

    宋史·列传·卷三十八

    宋史·列传·卷三十九

    宋史·列传·卷四十

    宋史·列传·卷四十一

    宋史·列传·卷四十二

    宋史·列传·卷四十三

    宋史·列传·卷四十四

    宋史·列传·卷四十五

    宋史·列传·卷四十六

    宋史·列传·卷四十七

    宋史·列传·卷四十八

    宋史·列传·卷四十九

    宋史·列传·卷五十

    宋史·列传·卷五十一

    宋史·列传·卷五十二

    宋史·列传·卷五十三

    宋史·列传·卷五十四

    宋史·列传·卷五十五

    宋史·列传·卷五十六

    宋史·列传·卷五十七

    宋史·列传·卷五十八

    宋史·列传·卷五十九

    宋史·列传·卷六十

    宋史·列传·卷六十一

    宋史·列传·卷六十二

    宋史·列传·卷六十三

    宋史·列传·卷六十四

    宋史·列传·卷六十五

    宋史·列传·卷六十六

    宋史·列传·卷六十七

    宋史·列传·卷六十八

    宋史·列传·卷六十九

    宋史·列传·卷七十

    宋史·列传·卷七十一

    宋史·列传·卷七十二

    宋史·列传·卷七十三

    宋史·列传·卷七十四

    宋史·列传·卷七十五

    宋史·列传·卷七十六

    宋史·列传·卷七十七

    宋史·列传·卷七十八

    宋史·列传·卷七十九

    宋史·列传·卷八十

    宋史·列传·卷八十一

    宋史·列传·卷八十二

    宋史·列传·卷八十三

    宋史·列传·卷八十四

    宋史·列传·卷八十五

    宋史·列传·卷八十六

    宋史·列传·卷八十七

    宋史·列传·卷八十八

    宋史·列传·卷八十九

    宋史·列传·卷九十

    宋史·列传·卷九十一

    宋史·列传·卷九十二

    宋史·列传·卷九十三

    宋史·列传·卷九十四

    宋史·列传·卷九十五

    宋史·列传·卷九十六

    宋史·列传·卷九十七

    宋史·列传·卷九十八

    宋史·列传·卷九十九

    宋史·列传·卷一百

    宋史·列传·卷一百零一

    宋史·列传·卷一百零二

    宋史·列传·卷一百零三

    宋史·列传·卷一百零四

    宋史·列传·卷一百零五

    宋史·列传·卷一百零六

    宋史·列传·卷一百零七

    宋史·列传·卷一百零八

    宋史·列传·卷一百零九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二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一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三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四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五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六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八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九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一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二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三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四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五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六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七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八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九

    宋史·列传·卷一百三十

    宋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一

    宋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二

    宋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三

    宋史·列传·卷一百三十四

    宋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五

    宋史·列传·卷一百三十六

    宋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七

    宋史·列传·卷一百三十八

    宋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

    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一

    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二

    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三

    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四

    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五

    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六

    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七

    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八

    宋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九

    宋史·列传·卷一百五十

    宋史·列传·卷一百五十一

    宋史·列传·卷一百五十二

    宋史·列传·卷一百五十三

    宋史·列传·卷一百五十四

    宋史·列传·卷一百五十五

    宋史·列传·卷一百五十六

    宋史·列传·卷一百五十七

    宋史·列传·卷一百五十八

    宋史·列传·卷一百五十九

    宋史·列传·卷一百六十

    宋史·列传·卷一百六十一

    宋史·列传·卷一百六十二

    宋史·列传·卷一百六十三

    宋史·列传·卷一百六十四

    宋史·列传·卷一百六十五

    宋史·列传·卷一百六十六

    宋史·列传·卷一百六十七

    宋史·列传·卷一百六十八

    宋史·列传·卷一百六十九

    宋史·列传·卷一百七十

    宋史·列传·卷一百七十一

    宋史·列传·卷一百七十二

    宋史·列传·卷一百七十三

    宋史·列传·卷一百七十四

    宋史·列传·卷一百七十五

    宋史·列传·卷一百七十六

    宋史·列传·卷一百七十七

    宋史·列传·卷一百七十八

    宋史·列传·卷一百七十九

    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

    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一

    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二

    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三

    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四

    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五

    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六

    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七

    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八

    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九

    宋史·列传·卷一百九十

    宋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一

    宋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二

    宋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三

    宋史·列传·卷一百九十四

    宋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五

    宋史·列传·卷一百九十六

    宋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七

    宋史·列传·卷一百九十八

    宋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九

    宋史·列传·卷二百

    宋史·列传·卷二百零一

    宋史·列传·卷二百零二

    宋史·列传·卷二百零三

    宋史·列传·卷二百零四

    宋史·列传·卷二百零五

    宋史·列传·卷二百零六

    宋史·列传·卷二百零七

    宋史·列传·卷二百零八

    宋史·列传·卷二百零九

    宋史·列传·卷二百一十

    宋史·列传·卷二百一十一

    宋史·列传·卷二百一十二

    宋史·列传·卷二百一十三

    宋史·列传·卷二百一十四

    宋史·列传·卷二百一十五

    宋史·列传·卷二百一十六

    宋史·列传·卷二百一十七

    宋史·列传·卷二百一十八

    宋史·列传·卷二百一十九

    宋史·列传·卷二百二十

    宋史·列传·卷二百二十一

    宋史·列传·卷二百二十二

    宋史·列传·卷二百二十三

    宋史·列传·卷二百二十四

    宋史·列传·卷二百二十五

    宋史·列传·卷二百二十六

    宋史·列传·卷二百二十七

    宋史·列传·卷二百二十八

    宋史·列传·卷二百二十九

    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

    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一

    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二

    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三

    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四

    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五

    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六

    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七

    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八

    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九

    宋史·列传·卷二百四十

    宋史·列传·卷二百四十一

    宋史·列传·卷二百四十二

    宋史·列传·卷二百四十三

    宋史·列传·卷二百四十四

    宋史·列传·卷二百四十五

    宋史·列传·卷二百四十六

    宋史·列传·卷二百四十七

    宋史·列传·卷二百四十八

    宋史·列传·卷二百四十九

    宋史·列传·卷二百五十

    宋史·列传·卷二百五十一

    宋史·列传·卷二百五十二

    宋史·列传·卷二百五十三

    宋史·列传·卷二百五十四

    宋史·列传·卷二百五十五

    手机版|小黑屋|月下文学网 (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

    GMT+8, 2024-9-26 05:22 , Processed in 0.09877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