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 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卷七

      ◎邓廷桢出督两广

      道光十五年,江宁邓督部廷桢,受命总制两广,自安徽入觐。时公同乡官京师者,公子子久编修外,几二十人。公未明入朝,出答宾客之造请。及暮归寓馆,与乡人述故老逸事、商论文史、辨训诂音声,于三百五篇诗,刺取声韵双叠者,左右逢原,如取物筐箧中,人皆神开意新,曰闻所未闻。

      临别,乡人为绘《宣南夜话图》,怅之以诗。此事虽小,然作宦数十年,以耄耆老宿,与后生分席谈经,非记诵博洽者不能。作客十余日,以封圻遗客,与乡里通宵话旧,非神气闲定者亦不能。

      ◎曾左友谊之始末

      曾文正公与左季高相国同乡,相友善,又属姻亲。粤逆猖獗,蔓延几遍天下,公与左相戮力讨贼,声望赫然。合肥相国后起,战功卓著,名与之齐。中兴名臣,天下称为曾、左、李,盖不数唐之李、郭,宋之韩、范也。比贼既荡平,二公之嫌隙乃大构。盖金陵攻克,公据诸将之言,谓贼幼逆洪福 瑱已死于乱军中。

      顷之,残寇窜入湖州,左公谍知幼逆在内,会李相之师环攻之,而疏陈其事。公以幼逆久死,疑浙师张皇其词,大怒,特疏诋之。左公具疏辩,洋洋数千言,辞气激昂,亦颇诋公。两宫、皇上知二公忠实无他肠,特降谕旨两解之。未几,洪幼逆遁入江西,为沈幼丹中丞所获,明正典刑,天下称快,而二公怒卒不解,遂彼此绝音问。海昌陈其元,为左公所荐举,公前在安庆时,亦曾辟召之。

      同治丁卯,谒公于金陵,颇蒙青眼,洎摄南汇县事。丁雨生中丞时为方伯,具牍荐陈其元甚力,公批其牍尾曰:“曾见其人,夙知其贤,惟系左某所保之人,故未能信”云云。蒯子范太守,以告其元,谓公推屋乌之爱也。辛未,公再督两江,张子青中丞欲调其元于上海,商之于公,公乃极口赞许。是冬来沪阅兵,称为著名好官,所以奖勖者甚至。闻其元欲引退,特命涂朗轩方伯再四慰留,谓公忘前事矣。后见常州吕庭芷侍读,谈及二公嫌隙事,侍读云:“上年谒公于吴门,公与言左公致隙始末,谓我生平以诚自信,而彼乃罪我为期,故此心不免耿耿。”

      时侍读新自甘肃刘省三军门处归,公因问左公之一切布置,曰:“君第平心论之,侍读历言其处事之精详、律身之艰苦、体国之公忠。”且曰:“以某之愚,窃谓若左公之所为,今日朝端无两矣。”

      公击案曰:“诚然,此时西陲之任,倘左君一旦舍去,无论我不能为之继,即起胡文忠于九原,恐亦不能为之继也。君谓为朝端无两,我以为天下第一耳。”因共叹公憎而知善,居心之公正若此。人又谓洪逆未死,公特为诸将所欺,并非公之自欺,原可无须芥蒂也。公殁后,左公寄挽一联云:“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我愧不如元辅;攻金以砺,错玉以石,相期无负平生。”读者以为生死交情,于是乎见。昔韩忠献与富文忠,皆为一代贤臣,第以撤帘事,意见不合,终身不相往来,洎韩公薨,富公竟不致吊。今观曾、左二公之相与,贤于古人远矣。

      ◎李文忠为李莲英所愚

      李莲英为亡清孝钦后宠监,势焰熏灼,然其人胆汁薄弱,不敢为大恶,特阴柔害物而已。时李鸿章由直督入相,李素骄贵,且自负勋劳,遇同辈,恒兀傲视之,人多慑其名位,弗与较也。日者失礼于李阉,李阉衔之,他日谓李曰:“老佛爷(指孝钦)欲修颐和园,藉便游幸。但以库帑支绌,且此为不急之工,不欲拨款兴修。公为国家重臣,何不报效此项工程,为诸臣倡?”

      时李积赀甚富,欲媚孝钦,欣然诺之。李阉复曰:“吾先导公入颐和园,视其何处应修者,一一了然,庶入告时,较有把握。”李信之。李阉潜使人导之入园,而乘间密奏于清两宫前,谓李擅入禁地,不知何意。清光绪大怒,下诏申饬,交部议处。都人士皆传为笑柄,而不知彼为李阉所卖也。

      ◎沈葆桢

      沈葆桢以一九江道,赖曾文正力得至两江总督。嗣以江西协饷事严词劾曾,清廷下诏劝和,亦创闻也。或责沈负恩,沈怒曰:“予之有今日,予命所固有。天盖假手于曾,曾遂贪天之功,以为己功耶?且予知有国,不知有曾。予为国汁,即有恩亦当不顾,况无恩耶?”

      沈为人犷暴,好自负。濒死,辄言见冤鬼索命,江宁府涂宗瀛来谒,鬼稍敛避。沈乃留涂侍病,须臾不许离。一日侵晨,府署有要事白涂,适沈熟寐,涂乃潜出晤僚属。未数百武,沈忽大呼,比返,则沈已卒,目突舌伸,爪痕宛然,或谓沈嗜杀,恒有无辜被戮者,索命之说,非无稽也。涂遽于理学,后亦官至总督,鬼之畏避,其以此欤?

      ◎赵舒翘

      赵舒翘抚苏时,元和陆相国以祭酒丁艰回里,服满赴京,赵饯行于署。酒酣,赵频顾陆而叹息。陆疑赵心有不愉事,坚叩其故,赵慨然曰:“某所以不乐者,以君为末代宰相耳。”陆愤然曰:“君既知相,白视何如?”赵曰:“此尤他,某终不得善终。”

      及赵内用任枢要,抱骑墙宗旨,以为庶几可免祸。讵团匪之乱,赵虽持两可,而竟列罪魁,恩赐自尽。赵体态魁梧,服鸩不死,使者恐受谴,急将七窍封闭,辗转而死。谁云人定胜天哉?及后陆大拜,清室竟夷,令人叹事有前定,非人力所能挽回。虽然,赵之相亦神矣哉。

      ◎樊山感遇

      樊山好诙谐,卒多获咎。与贻交恶,亦由诙谐而生,因此去官。平日颇受知于清孝钦后,张文襄、鹿文端在政府时,谋起用。樊山初意,未敢遽请开复,及进言,孝钦即曰:“此人有才,为荣禄所荐,以无罪被革,今当如何?”则皆曰:“谨候圣裁。”孝钦曰:“可开复原官。”又江宁布政使缺出,枢臣进单请简,孝钦不视,直曰:“与樊增祥。”其眷念如此。

      樊有诗云:“感恩知己聚中台,安国重然不死灰。早日相公知国士,晚年先后叹奇才。玉堂寻梦前团练,金榜还魂老秀才。赤舌几人挢不下,玉音亲许大藩开。”又:“大航朱雀备藩宣,黄纸除书下九天。锁钥故知惟榫可,印符无以易尧贤。”

      又《安南服垂温谕追述西巡入谢笺》:“一自迩英辞二圣,鼎湖彼此隔风烟。”即纪此二事,无任俯仰低徊。



    学行类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四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五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六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七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八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九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十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十一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十二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十三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十四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十五

    清代名人轶事·学行类·卷十六

    气节类

    清代名人轶事·气节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气节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气节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气节类·卷四

    清代名人轶事·气节类·卷五

    清代名人轶事·气节类·卷六

    清代名人轶事·气节类·卷七

    治术类

    清代名人轶事·治术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治术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治术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治术类·卷四

    清代名人轶事·治术类·卷五

    清代名人轶事·治术类·卷六

    清代名人轶事·治术类·卷七

    清代名人轶事·治术类·卷八

    清代名人轶事·治术类·卷九

    将略类

    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类·卷四

    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类·卷五

    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类·卷六

    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类·卷七

    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类·卷八

    文艺类

    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卷四

    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卷五

    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卷六

    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卷七

    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卷八

    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卷九

    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卷十

    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卷十一

    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卷十二

    清代名人轶事·文艺类·卷十三

    怜才类

    清代名人轶事·怜才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怜才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怜才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怜才类·卷四

    吏治类

    清代名人轶事·吏治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吏治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吏治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吏治类·卷四

    先德类

    清代名人轶事·先德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先德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先德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先德类·卷四

    清代名人轶事·先德类·卷五

    清代名人轶事·先德类·卷六

    异征类

    清代名人轶事·异征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异征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异征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异征类·卷四

    清代名人轶事·异征类·卷五

    清代名人轶事·异征类·卷六

    清代名人轶事·异征类·卷七

    度量类

    清代名人轶事·度量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度量类·卷二

    清操类

    清代名人轶事·清操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清操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清操类·卷三

    科名类

    清代名人轶事·科名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科名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科名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科名类·卷四

    清代名人轶事·科名类·卷五

    风趣类

    清代名人轶事·风趣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风趣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风趣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风趣类·卷四

    清代名人轶事·风趣类·卷五

    清代名人轶事·风趣类·卷六

    清代名人轶事·风趣类·卷七

    境遇类

    清代名人轶事·境遇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境遇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境遇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境遇类·卷四

    清代名人轶事·境遇类·卷五

    清代名人轶事·境遇类·卷六

    闺阁类

    清代名人轶事·闺阁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闺阁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闺阁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闺阁类·卷四

    杂录类

    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卷一

    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卷二

    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卷三

    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卷四

    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卷五

    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卷六

    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卷七

    手机版|小黑屋|月下文学网 ( 冀ICP备2021017622号-2 )

    GMT+8, 2024-9-26 03:28 , Processed in 0.10681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